我们想学的剑道是什么样的呢?

2017-5-11 11:0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727| 评论: 0

摘要: 剑禅社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家在学习1945年之前所传授的剑道的剑道团体。因为过去门户之见甚重,各家对自己的奥秘视若珍宝不轻易说透,加之剑术本身已经没有应用价值,渐渐变得晦涩遥远起来。因此使很多初学者以及体育竞 ...

    剑禅社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家在学习1945年之前所传授的剑道的剑道团体。

    因为过去门户之见甚重,各家对自己的奥秘视若珍宝不轻易说透,加之剑术本身已经没有应用价值,渐渐变得晦涩遥远起来。因此使很多初学者以及体育竞技的依赖者对过去的剑道产生了疑惑和不信任感。

    所以这里摘选了一些公认的剑道大老师们的旧文,让读者能略知当时剑道的风貌,也供有志真正的剑道的爱好者自己思考判断自己的剑道是什么样的。

     以下文字大多摘录自《剑道百家箴》一书,因为版权和篇幅的缘故仅节选,有志全貌的剑禅社员可以去我们的剑道图书馆借阅,网络上也有原文连载。 

足立 纯三
……在年青修炼时代,我也曾仗着充沛的血气,专向操着无理的力气去练习。时常有用力过猛的现象。老师见状,时而纠正说:“若过于依赖力量,年青时代还可以。但体力自有限度,是依年渐渐低落的。自然实力也跟着降低。技巧是无限制的,是随着修炼的年数越修炼越高明,又不随年老而老的。(剑道范士八段)

 

石原 昌直

……像这种充满魄力的比赛今天看也看不到也没有人能讲。乱打以后,“啊!胜了”,或说“他很强”,或说“他太弱”、或说“他技术高、或太差”等等,因为我们看过松崎老师这种的比赛,所以感到非常遗憾又失望。所以今后的专家们,应注意这些细节,然后自己再去体会真正剑道的真理,以及味道,然后才去指导后辈,不然就失去剑道应有的价值了。他尽管迫近,否则就不出手攻击。今日的剑道,只是匆匆忙忙的打,而不管迫这点,也不管姿势、刀位;打胜了就当作有办法……我感到最近的剑道只注重于打来打去决胜负取乐,而忽略了高野老师所讲的迫攻,或打前后的动作。攻击的字义就是说攻然后打。希望不汲汲而打,是否用最高的气势和剑去攻是最好的方法?。
(剑道范士八段)

 

意在真剑争胜负——伊保清次 
    也许有人用剑道来维持健康;好像也有些女人用来美容。也好似有些年轻人用来当作运动取乐一样。不错!都好!因为剑道都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因此,自然剑道也就随目的的不同而变化;也为不同的需要而存在。然而,我的剑道却是以真剑来争胜负的。不杀对方就会被对方所杀。是立在生或死的边缘,与对手较量。亦即将它视为是站在绝对无命的境地上而运用剑道。所以,自然就不重视姿势和风格的要求了。要紧的是打垮对方而活下去。“活下去!”是先决的问题。抱着这种无论如何也要活下去的本能,当与对手争斗时,便是藉此能力而奋斗挣扎下去。因此当我跟对方对决的时候,我就警惕自己说:“对方所持的不是竹刀,而是稍为触到就手断脚离,十分锐利的日本刀!”所谓“真剑争胜负”就是假想用真剑相斩,而不是用竹刀互打。有一些剑道家,当他被人打到的时候,仍然是一付毫不在乎的样子。以我对剑道的看法来说:如果对方所持的是真剑,这人有几条命也是不够的。可以说是精灵玩剑道。然而这人或许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以他的方式来取乐自己,别人是无权干涉的。如果决心以“真剑来争胜负”,剑道就不比别种运动来得有趣了。因为是把生命当成赌注,自然会有畏惧的感觉。若非身体顽强、精神健爽的就不能继续下去的。是故“以真剑来争胜负”的抱负,对一般人是行不通的。那么有人会问:“为何要自讨苦吃呢?”这如同问一位登山专家,为何选择那种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断崖绝壁来爬一样。其中的道理,就只有靠自己体会了!我想人类必定有避乐求苦的本质吧!真剑胜负的剑道就是这样的苦,因为一时的大意,就失去性命。因而,以“真剑定胜负”,始终对自己不许有任何的妥协,对自己的要求,是百般的严苛。以为对方所持的竹刀就是真刀,才会怕,如果不感到恐怖,那就是骗人的,所以面对横在当前的日本刀,没有人心里不会感到恐怖的。要克服这种恐怖感,并非是简单的问题。但假定对手是以竹刀代替真剑,自然除去面对真刀的恐惧心理,接着藉着以“真剑争胜负”的假想心理,试着感受那份恐怖感,进而便能克服真刀所带来的恐惧感。这种看法,就是我对剑道的态度。明知极为困难,但又不能放手不干,因为已到了不可回头的地步了。
(剑道教士八段 全剑连常任理事)

 

剑道是否运动(竞赛)——大岛功 
    二十年前,全日本剑道联盟成立之初,因为以常任理事的身份,咬定“剑道可以说是一种竞赛运动”。所以现在以其负责人之一要来提出这个问题。 
    当时,文部省(教育部)为了使剑道成为学校体育的正课,也因为当作运动比赛就比较容易实施等事情存在,加以道场的训练是使用同样的防具,限定打突的部位,使当事人在平等条件下一争胜负。而这种胜负就纯粹是一种竞赛运动。再者,竹刀的比赛和真剑胜负有着很大的差距,所以才敢大胆断言为一种运动项目。然而站在剑道的传统来看,认为“剑道非运动”的意见所占的比率绝多。这是因为明治时代由外国输进的棒球、网球、陆上竞赛、游泳等新奇的运动逐日增多。而为了追求这些新奇运动的浮华性和趣味性,却演变成仅注重外表而不注意内在的要求等,以以往当做武道诚诚实实实践下来的剑道者来讲,将是一种可悲不可歌的现象。尤其,如此鱼目混珠的见解对一般剑道人来说是一种不堪一击的侮辱。稍为有一点运动细胞,马上就成为某项目的选手而能大享其名是外来运动的特色,但是剑道可没有那么简单。困苦艰难、寸爬力行,不得已就得参加坐禅以求解脱。不单在技巧方面,精神锻炼方面也得多下工夫,才能达到更高的水准,才能不愧的表现出日本人长期锻炼出特有的传统精神。但是后来,外来运动也发现必须在修得技术之外,在精神方面也应当有相当修炼,否则,就无法突破现有的情况。因而,外来的运动也紧追剑道的精神而不舍。也就是说,目前,已出现一些心、身同时修炼,若非自爱自拔的剑道家不能望其项背的外国运动员了。这真有如剑道人以他山之石来仰望。 ……你我应该互相勉励、相戒、不可自甘堕落。 
(剑道教士) 
(原全剑常任理事)

 

擦式不如斩式——大森 玄伯
    近年来,随着剑道人口的增加,剑道的竞赛的次数也特别多。这样的比赛,对提高青少年对剑道的兴趣,虽然有很大的贡献,但同时,也因为逐渐失去剑道赋有的本质及益处。此种悲哀的现象,是无法加以否认的。
    如果不设法更正——只想如何快一点多一点擦击到对方的话——剑道迟早会迷失正确的方向。……已故的剑道范士奥村寅吉老师。他曾说道:“杉木长得很快,可是它的根不太坚固。因此,成了大树之后,常常不堪大风,一吹就倒。楠木成长虽较杉木慢,但根扎得又深,长得又大。树干也粗、树枝茂盛,对于大风的吹袭,根本无动于衷。剑道,就想楠木长根,基础够的话,自然而然就有力量及技巧。擦擦摸摸的剑道是没有用的。用心学好基础,然而行斩式的剑道,听到没有。”……
(剑道范士八段)

 

剑道与形成人格——小川忠太郎 
……这是一刀正传无刀流(派)五点的最后的“独妙剑之位”。“打太刀(UCHIDA CHI)(攻者)、阴刀(WAKIGAMAE)、仕太刀(SIDACHI)(守着)正眼(SAIGAN)(中段),互相进入一足一刀的距离,攻者由阴刀,乾坤一掷向守者的正面打下。对此,守者刀位固在正眼,连动都不动,任其管打,攻者后退,刀位成正眼而毕”。这种高度的境涯,绝于笔舌。又以我的程度实在没有资格谈论,应该搁笔,但愿原谅我加以说明。独妙剑的守者在形象上看来好像木偶之类……由这体会到“独妙剑”的无位的真人,才能传出真正的剑道。
(剑道范士九段)

注:此处无位的真人可能是翻译的疏忽,应指的是禅宗常提到的无位真人,这是指无念无想状态之下仍能作用的真心本性而言。

 

远哉剑道——岳田政雄 
……第二是“得到很多良师和先达”。已故小川金之助老师为先,以外还有很多有名的老师在洛,受到这些老师们所采取心技两方面都是鬼面佛心,宽严得宜的教导是内心自人夸耀的地方。“要寄就寄在大树下”,这个古谚也就是说“选师要紧”之意。因为选择良师等于支配他的一生,所以选“师”应要费心以防后悔发生。因为我得到了良师,所以严格的训练绝于言语。“挨打图强”在野牛一般的老师、前辈的打突,以身冲身,脚绊脚等蛮不讲理的强袭下,充分证实了苦练的滋味。这种滋味在现在的年青剑士是无法料想的。有时因挨了正着的双手突,倒在地板上,看那个高高的武德殿的天花板如旋涡地逆转,有时眼泪和汗水共同淋湿了地板,有时像气喘病人般的捉住大柱等,惊险又辛苦的日子,这些回忆不是单纯的伤感,而我屡次强调的就是这个苦行的连续,对我的人生裨益太多太大。被人知道的劳苦不算劳苦。自力劈开未被人知的劳苦才有价值才有进步。只有努力前进才能突破这个“苦”,于是我就对练习的方法和目的以及打突,下了很大的工夫。也就是向所谓事理一致的领悟挑战……
(剑道范士八段)

直入天地大道之剑——大森曹玄 
    少年时,我在有信馆道场学习剑道。但自从稍能懂事以来,我就对剑道的学习有了疑问!剑道到底是什么?学这种东西值得吗?……可是连竹刀都不准拿,且被命令一边呼吸,一面啊呼!啊呼!的沿着直线行走。这种步法就是直心影派的“直步”。亦是所谓;“驱除后来习态容形”的基础修炼。我就这样,连续练了三个月的“直步”行走。……用三尺三寸的短竹刀来加以演练的。……
(剑道范士八段)

傻要傻到底——小城 满睦
    我集中精神,在武德会本部学习剑道。……上午、下午两次练习,且日无间断。每天的猛烈训练包括突、丢、摔角等非言语性的动作。因此,常常在训练终了时,手都肿得连带子也结不起来。我放弃自己的一套以往的练习方法。转而遵守老师的教训。一年之间,我像傻瓜似的勤练正击和左右斜击两种功夫。而同时,一些伶俐取巧的,则偷偷的在做对等练习。对等练习,有打及被打的趣味,而左右斜击自然单调得多了,一点兴奋都没有。虽然如此,我还是忍下心来遵照交代,做了一年的正击训练。……
    玩弄剑法的剑术家,虽长于摸擦式的招法。但这只是一种熟练工人的工夫罢了。应将目标,放在更高的地方。思维古德的要义,唯精唯进,求教于先觉良师,而流血流汗,在所不惜。“当自己为一个傻瓜而拼命去干。”此教训是何等难得,是何等具有份量啊!
(剑道范士九段)

不只限于现代剑道——小野 十生
    我会去学习古流派的剑型,是因自己读过宫本武藏及山冈铁舟的遗著。私自认为,仅仅挥练竹刀的剑道并不足以满足内心的需要。因为单单学会现代型的竹刀剑道,是无法窥知剑道本有的精神的。基于此,使我下决心要以古流派的剑型的基础,用来锻炼不动心,进而才来学习现代型的剑道。
    在古流派的剑型之中,小野派一刀流的刀位、运脚等方面与现代的剑道相似,而其技巧也多。甚者,所谓“切落”一技,如果没有一颗完全放任给对方砍杀的心的话,就无法领悟这种力法的精神与技巧。
    为达此目的,就需经过古型的磨练才比较有利。然而现行者,是退五步、进三步才打。但此派有照对方的起意才展开技巧的攻击的约束。对于没有约束的型的练习是近乎现代竹刀剑道的练习。当然啊!现代的剑道也有其优秀可取的一面。所以我才很用心的去学习的。
虽然,利用剑道是用以锻炼身心。但只练竹刀的剑道,就难免有竞赛的气氛。但对古型言,其产生是在真剑胜负下,经过要命的比赛后才出现。所以绝非现代型的摸擦式、玩弄式,而是真正富有精神魄力要素的剑型。由于以上理由,我深信不练古型即不能体会剑道真正的精神,故现代之剑者,当有修炼古型的必要。
    以上所述,是我不敢侈言的体验。可是自从修炼古型之后,自己感觉能够明了的看清对方的动作。故而,精神上,对练习就感到非常轻松胜任。相信,今后的剑道不再止于竹刀剑道的互打。且愿以古型为基础去磨练者,愈来愈多。同时,更希望将来剑道发展的关键亦根据于此。
(剑道范士九段)

剑之心——木村笃太郎 
    我开始学剑道是中学时代。在七高(大学预科、三专程度,第一高等学校)时,是师事于北辰一刀流的小林定行老师,大学时代是木下寿德、中山博道及宝藏院流的枪的高手、山里忠笃诸位老师,现在也每朝继续练习居合,可是可惜得很因为剑之道极为高又深到今还不能体会到剑之心。
    自古以来就有剑禅如一的说法,而我相信剑与禅有共通的地方。……
(全日本剑道联盟会长)

偶感——作道圭二 
    一、我国的体育、武道、竞赛等有关人员,尤其在其指导者之间,有一种不可自拔的竞技成绩至上主义的观念。是的,我也肯定体育、竞赛是玩乐,另一方面是乐道。但同时另有激烈的锻炼的一面。因此才被认为有高度的价值。可是要期待武道的正确发展,应该扫除这个成绩至上主义,因此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武道家本身应先确立其武道观。……我学剑已几岁月,只重复年龄到现今。如今更痛感此道的险严,回顾颇感寂寞。
(剑道范士八段) 

剑道也要画龙点睛——佐藤 贡
    战后……日本剑道已与本国的经济并肩跃进,而大大地普及全国。其组织亦被强化,全剑连如今也成为财团法人的组织……然而静心的思想,我们可否仅满足于这种平面性的数量发展?因为日本的剑道,已有被视作和欧美所输入的运动项目,为同样东西的倾向。果真如此,我担忧有一天,会失去剑道最尊严的精髓。即是因为单利用剑道来刺激体育或技术方面的进步,是不能发挥剑道本来的真谛的。……以剑道为其他表演或竞赛视同一物的想法,在根本上就是错误的。不管在精神上也好,肉体上也好,用来养成自己锻炼自己的意志的气魄,没有一项运动能与剑道相比的。……
(全剑顾问)

 

上一篇:报名信息下一篇:2017-5 声明

上海剑道 | 剑禅社  

Copyright©2005-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剑道 | 剑禅社 版权所有

 
微信/电话:13761492234
微信咨询:
QQ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址: www.kendo.cn

公众号:chinakendo


沪ICP备案1604177号-1